乘着歌声的翅膀 乌海如何打开文旅发展新天地

天籁漫山河,民歌唱起来

图片

8月,乌海“热情似火”。自8月7日“唱响北疆”2024内蒙古民歌大会开唱以来,“热辣滚烫”的场景在乌海持续上演。夜色下,美丽的乌海湖、绚丽的表演舞台、璀璨的城市霓虹、“狂欢”的音乐声浪,让每一名观众都沉浸于民歌和美景的交融之中。

图片

“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8月9日晚,受邀参加内蒙古民歌大会的蒙古族歌唱艺术家腾格尔,在现场演唱了歌曲《天堂》,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此外,2024内蒙古民歌大会期间,乌兰图雅、杨钰莹、呼斯楞、阿尔法等众多明星歌手也相继登台献唱,熟悉的旋律一响起,就会引发全场大合唱。

图片

“本来是专场来追星,可是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我心目中的天堂。乌海湖的‘海’,呈现出宝石般的蓝绿色,与湖水相接的是淡金色的沙滩,柔软的细沙向远处延伸开去,这样的美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西安游客王海艳说。

当下,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成为常态,音乐节、演唱会作为情感释放和共鸣的重要载体,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在一拨拨年轻人的带动下,文旅产业正迎来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

到今年,内蒙古民歌大会在乌海连续举办了3年。除了为展示中国民歌独特魅力提供广阔空间外,内蒙古民歌大会又给乌海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

图片

乌海的答案,是流量。

2023内蒙古民歌大会,全网总浏览量超过2000万人次。

2024年8月7日的预热展演上,安达组合激情开唱,吸引1.3万人购票到场。

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与2024内蒙古民歌大会有关的视频多达上千个,带动乌海以一种“沸腾”姿态火速“出圈”。

内蒙古民歌大会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的一张“新名片”,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吸引力强。内蒙古民歌大会连续3年“落户”乌海,为乌海吸引了人气、争取了流量,也在持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

当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成为潮流,当文旅融合成为解码城市“流量”的钥匙,乌海的文旅市场该如“借风”飞翔?

图片

内蒙古民歌大会在乌海持续火热的现象给出了答案:决定游客出行目的地的不仅是情感寄托和个性追求,具有辨识度、新鲜度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也同样重要。

从淄博烧烤到哈尔滨冰雪,越来越多的城市凭借“天赋异禀”或“独门秘籍”,将城市文化符号化、形象化,纷纷打造出“能为自己代言”的城市IP,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个夏天,乌海全力打响“沙漠看海 中国乌海”文旅品牌,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释放市场潜力,谋划推出了一系列文旅产品、特色活动,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上半年乌海接待国内游客36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0.73%;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41.69亿元,同比增长43.87%。在《夸克数读:2024年轻人出游新趋势》“年轻人热搜的热门小众出游目的地”榜单中,乌海名列前茅,成为年轻旅行者争相追捧的新热门之选。 

图片

依托内蒙古民歌大会强大的影响力,乌海成功对外展示了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蓬勃活力。内蒙古民歌大会的“引流”作用自不必说,可要让“流量”变“留量”,靠的不仅是城市打出的营销“组合拳”,还有方方面面的服务保障。

2024内蒙古民歌大会举办期间,乌海不但在主要交通道路设置了指引服务,还推出了公交专线,主流媒体更是跟进推出了《跟着民歌大会游乌海》等多篇报道,聚焦游客所需,整合景区、住宿、美食、交通、风物、场馆等涉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把乌海文化元素融入内蒙古民歌大会,将“音乐流量”转变为“城市留量”,让外地游客除了享受音乐盛宴外,还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乌海的美食和文化等。

音乐与旅行碰撞,已然成为文旅消费新的“打开方式”。只有深度了解游客需求,才能有效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硬件方面,除了要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对已有文化场所进行提档升级改造,使其能适应更加多元的演出需求。软件方面,要加紧培育综合性服务业,聚焦全链条,增加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服务供给,努力实现四季能游、全天可玩,让慕名而来的追星族、民歌粉发现城市的更多宝藏玩法,真正做到“吸睛”更“吸金”。

内蒙古民歌大会的“破圈”传播,为乌海文旅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们要乘着歌声的翅膀,全力打造出一个有温度的城市,进一步做强文旅“黏合剂”,真正让乌海成为人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旅游目的地。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