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数据赋能 推动社会救助精准化


近年来,乌海市不断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积极搭建社会救助信息化系统平台,推行社会救助审核审批无纸化应用系统,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建立了一码通、一站办、一键核、一网联“四个一”工作机制,构建形成了“互联网+社会救助”服务模式,以大数据赋能推动社会救助精准化,持续擦亮打响“幸福乌海 救在身边”救助品牌。



​一码“通”,让救助政策知晓更广。乌海市创新工作方法,破解传统宣传方式效果差、群众救助政策了解难、知晓率低等难题,精心推出“幸福清单”二维码,逐户将“幸福码”张贴到困难群众家中,让群众通过手机微信客户端扫一扫,即可“码上”获知各类民政救助政策申请标准、受理时限、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咨询电话等信息,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关爱帮扶服务,让救助政策知晓更广。


一站“办”,让救助申请办理更快。乌海市充分发挥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作用,全面推广“内蒙古救助通”小程序,帮助救助对象注册和授权,实现政策清单、幸福清单“一码扫、码上知”,救助申办事项“加速跑、远程办”,全方位满足困难群众多方面需求。“内蒙古救助通”对接社会救助综合平台,打通一门受理系统、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系统、社会救助系统和社会救助移动端,设立“我的证照”“我的服务”“社会救助”三个板块,汇集电子救助卡、电子授权书、发放资格认证、办理进度跟踪、最低生活保障线上申请等10余项服务,实现社会救助工作一站式全流程网上办理。


 

一键“核”,让救助信息核查更准。依托内蒙古民政厅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汇集共享民政、公安、财政、人社等10余个部门数据资源,乌海实现一键核查,按照“逢救必核”的原则,对新申请社会救助对象及时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对已在享社会救助对象开展定期核对工作,对长期异地居住的救助对象和新申请对象提请核对需求,委托自治区核对中心开展异地核对工作;及时准确了解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家庭财产、身体状况等情况,为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提供大数据支撑,全面提高了救助的精准性和快捷性。



一网“联”,让动态监测管理更实。乌海市进一步加强内蒙古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大数据平台运用,强化低收入人口基础信息录入和动态更新工作,加大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力度,分类分档设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指标,动态掌握低收入人口就业状况、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民政部门利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为专项社会救助部门和单位开展救助帮扶提供信息查询、需求推送,相关单位及时将救助帮扶信息反馈给民政部门,形成“一户(人)一条救助链”。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