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为文明城市增添健康底色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乌海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加快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健身活力,“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植于心,让市民“跑”起来,让城市“动”起来,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切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群众体育百花齐放

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开展全民健身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都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近年来,乌海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陆续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群众体育项目比赛,设立健步走、广播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入融合,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了全民健身活动中,共享运动之美,共育文明之花,共建文明之城。

同时,为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乌海以地域特色为切入点,精心布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各项赛事,创新推出“体育荟”品牌,聚力打造群众体育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通过举办普及率高、影响力强的各类体育赛事,打造乌海市体育IP,以赛事为媒介,促进体育与文化展示、观光旅游、赛事活动、商业展会有机整合,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推动全市体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文体旅商农融合发展。

乌海通过市区两级联动,“大赛”“小赛”同步发力,以篮球、网球、羽毛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为引领,举办社区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等群众体育活动,实现“周周有比赛、天天能健身”的运动目标,切实丰富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

乌海还依托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户外运动。目前,自行车、竞走、马拉松等主流运动正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国家、自治区级体育赛事落户乌海,乌海市积极举办马帮大会、“国谊赛”等活动,沙漠越野、沙滩足球、沙漠徒步等特色运动逐渐兴起,更多体育爱好者和游客被吸引至此。“下一步,我们还将借助‘全民健身月’活动,在发展传统项目的同时推出新的活动,利用葡园绿道等为载体打通‘体育+农业+旅游’的壁垒,利用金沙湾、漠海山境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沙漠运动,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带动文旅消费经济,让‘跟着赛事去旅行’这个主题更加突出,不断促进体育赛事活动与‘沙漠看海 中国乌海’文旅品牌深度融合。”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吴峰容说。


健身场所举步可达

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连日来,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海达社区居民李美芬每天接完孙女放学后,总会带孩子到小区里的健身器材上扭扭腰、压压腿,锻炼半小时。“原本是老小区,没有运动的地方。现在腾出空地、装上健身器材,我有空就和孩子一起来锻炼,人也感到舒坦了。”李美芬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健身去哪儿”一直是困扰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问题,乌海坚持以点带面,将公园广场建设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打造富有生态底色和烟火气息的公园广场城市健身新场景。

空闲地、边角地……这些城市中的“隐秘角落”,是促进全民健身过程中潜力巨大的“金角银边”。早晨7时许,步入市人民公园南门,便能看到不少大爷大妈跟着节拍舞动,动作行云流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每天来两次,清晨打太极,晚上跳广场舞,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人也变得精神了。”市民周国强说。

晨练、夜跑、打球、骑行……无论是晨曦微光,还是夜幕降临,在社区空地、口袋公园等地,总能看见市民尽情运动的身影。

近年来,乌海紧扣民生需求,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在原有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提升“边角地”利用率,加速建设群众身边举步可达的体育场地设施,着力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让改造真正改到群众心坎里去。通过疏解腾退、留白增绿等方式,我市对22处城市“边角料”进行了提质改造,全部打造成口袋公园,满足群众健身休闲需求。截至目前,全市20个镇(街道)均建有公共体育设施,14个行政村均建有文体活动室和健身广场,69个城市社区均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市民健康理念增强

激活文明城市健康细胞

“现在每天开车上班,到了单位用电脑工作,一坐就是一天,在办公室坐时间长了肩膀总会酸疼,爬楼也越来越爬不动,所以我总会强迫自己一周抽点时间来运动,哪怕在家跟着手机软件做无器械运动,身体也会放松很多,精神状态也有很大改变。”市民张杰说。

现如今,市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下班约饭变为约锻炼。走进市体育中心综合馆里,篮球爱好者你一拨、我一群地在场地上切磋球技,运球、传球、断球、跨步上篮……玩得潇洒又热闹;笼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爱好者们也在各自的场地中比拼着。游泳馆中人头攒动,深水区里几名泳者奋力向前,似乎在进行一场比试;教学区内,有的趴在岸边进行“吸吐”练习,有的手持浮板练习脚背拍水;其他水域中,泳姿练习、嬉戏玩耍,好不热闹。健身馆内门庭若市,跑步机、椭圆机已经“满员”;器械区人们或拉背、或练腿;力量训练区也挤着不少手拿哑铃、杠铃的人;瑜伽、动感单车等课程的教室内也满满当当。

如今,生活的忙碌让更多人有了共识,身体不能垮,要即刻开始运动。观念的转变,成为全民健身热的重要原因。同时,乌海对学校体育运动的重视也促进了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健身习惯。

近年来,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常性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同时,乌海不断加强群众健身指导,在办好赛事活动的基础上,用好、用活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支队伍。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交流活动,提升队伍素质。结合“全民健身月”活动同步开设科学健身“微课堂”直播,让指导员参与进基层健身活动,帮助人民群众掌握健身知识与方法、提高运动技能,将对赛事的热情引到学习健身知识、健康理念、健身技能上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科学健身带来的益处。

随着乌海体育运动设施的不断提档升级,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多功能运动场地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活力,运动健身成为了市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也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同时,各部门联动,将健康知识送进社区、企业、校园……进一步增强市民文明健康意识,有效保障了市民群众对于高质量健康生活的需求,提升了幸福指数。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