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社会保障卡持续“增值”

“扩展”应用场景 “解锁”更多功能 乌海社会保障卡“含金量”更高(原标题)

6月25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市民刘启源使用电子社保卡在乌海阅遇书吧成功借阅了一本图书。

“不需要办那么多张卡,也不需要总在手机里到处翻查各种‘码’,我只需打开乌海居民服务‘一卡通’,亮出电子社保卡,好多事就能直接办,太方便了!”刘启源说。

6月22日,乌海居民服务“一卡通”移动应用平台上线,是自治区首个完成相关应用平台搭建的盟市。只需一张卡、一个“码”,就能办理公交乘车、挂号就诊、图书借阅等,如此方便快捷的居民服务,乌海市民“优先”享有了。

乌海居民服务“一卡通”移动应用平台(以下简称“应用平台”)是乌海市人社局政务服务中心以群众实际应用为出发点,依托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开发的一款微信小程序。

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其中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等人社部门服务事项列入2024年重点事项清单。我市人社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相关工作部署,以打造乌海居民服务“一卡通”移动应用平台为抓手,高效推动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落地见效。

经过近6个月的摸索和实践,我市人社部门与财政、民政、卫健、文旅、政务服务、公交公司等部门及单位基本实现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

应用平台只是一个载体,里面搭载着人社领域102项社保卡应用功能和人社部门以外7个方面23项功能,搭建该平台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扩展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的实际应用场景。

在政务服务领域,市人社局配合政数部门对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排队叫号系统改造升级,办事群众可持社保卡完成窗口叫号办事,也可凭电子社会保障卡免注册登录“蒙速办”等网上办事平台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

在人社业务方面,市、区两级人社服务窗口全面配备集成社保卡读卡器的标准化设备,群众可持社保卡办理全部个人服务事项;人社部门还在街道社区、银行网点布放25台人社自助服务设备,群众可持社保卡自助办理就业、社保领域40项个人事项。此外,群众还可持社保卡领取就业、社保、人才领域20项纳入社保卡发放的待遇、补贴。

此外,该应用平台还突出“集成、便捷”特点,拓展了人社便民“服务圈”,让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民政为老服务、就医购药、财政补贴发放等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深度融合。

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可刷脸申领基于电子社保卡的免费乘车码,在新制发的社保卡中已经加载乌海公交乘车应用,全市35条公交线路、176台公交车实现社保卡充值、扣费、乘车全流程用卡;在市民政局牵头打造的首批10家社区为老餐厅,特定“九类人群”可使用电子社保卡或实体社保卡充值扣费,享受民政部门相关补贴和抵扣结算,老年群众还可通过该应用平台直接查询高龄补贴发放情况;财政部门6类23项惠民惠农补贴金通过社保卡发放,解决了领取补贴群众多头办卡、手续繁、补换难的问题;全市办理过“读者证”的居民,可在市图书馆管理的10个公益图书场馆凭电子社保卡或持实体社保卡完成图书借阅、自助归还。

此外,我市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与卫健部门的健康档案互通互认,在该应用平台搭载了就医购药“一卡通”功能——电子社保卡可以在我市重点医疗机构实现挂号、就诊、住院、开药、检查、结算、查询报告全流程“扫码应用”,群众可使用电子社保卡查询健康档案记录。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更多应用场景,扩展更多惠民便民功能,不断完善平台建设。接下来,我们会做好宣传推广,引导群众了解、使用乌海居民服务‘一卡通’移动应用平台,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市人社局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志横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