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乌达区苏海图街道巧用“四字诀”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乌达区苏海图街道党工委把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念好“四字诀”,确保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学”字领先,确保理论学习“不掉队”。为确保学习全覆盖,在个人自学、读书班、讲党课的基础上,苏海图街道党工委依托“红柳”党建,组建“送学服务小分队”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20余次;利用微信群、学习强国、邮寄书籍、电话回访等方式强化管理引领流动党员学习;利用“红柳宣讲团”进家庭、进商户讲学,截至目前,开展主题宣讲活动50余次,党员群众学习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融”字带头,确保难题破解“不掉线”。苏海图街道辖区内的五化村住宅楼建设初期未纳入集体供暖,每栋楼的单元门前都设有煤仓,后煤仓又变成了垃圾房,该住宅楼脏乱差问题突出。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苏海图街道联合辖区企业对这11栋楼的300多个煤仓、1100余吨垃圾进行了清理,并硬化了场地,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位于永昌社区与兴华社区交界处的路面破损严重,一下雨路面就是“小水塘”,影响居民出行,针对这一问题,街道协调辖区内企业对该路段修复硬化,让居民出行更加畅通、安全。


“改”字贯穿,确保问题整改“不打折”。坚持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苏海图街道党工委深入查找基层治理、人居环境、联系服务群众、党员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广泛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建立检视整改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目前共检视问题36条,其中服务和保障民生类问题30条、其他类6条,现已完成整改17条。


“实”字落地,确保发挥作用“不缺位”。街道办事处利用保留区收回的房屋,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网格驿站,搭建群众烦心事收集、受理、解决的服务平台。成立了“小李来帮忙”志愿服务队、小院议事厅,设置了帮办代办点、便民工具箱,同时招募8名党员为兼职网格员,实行“一站式”服务。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