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抓,全力推进美丽乌海生态环境提质行动,推进“七治”举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纵深推进,为乌海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近日,在市生态环境局监控监测中心,电子大屏上显示着全市PM2.5、PM10、二氧化硫、臭氧等大气实时数据,在雷达监测系统、高空视频、空气监测微站系统的协同配合下,全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一目了然。
“该系统集成了雷达、卫星遥感、微站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为扬尘治理和矿区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市生态环境局监控监测中心负责人胡志强说。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乌海城区、农区和各产业园区,每天都有洒水车为道路降尘。干净的路面、茂密的绿化带使人倍感舒适。目前全市城区、农区、矿区和园区道路清扫养护管理实现全覆盖、无盲点,建成区、工业园区主要街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5%以上。
“我公司在全市投入各型车辆50多台,对主要路段实行车辆清扫、人工作业、车辆洒水多频次,多循环相结合的清扫方式。对乌海市矿区道路抑尘、环境整体改善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保利环境服务(广东)有限公司乌海分公司刘亚彬说。
今年,乌海持续巩固扩大“七治”成果,全力推进美丽乌海生态环境提质行动,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电石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提标改造、RTO废气治理技术改造等14个大气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也有序推进,同时,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污染管控等专项治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6月30号,全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133天,同比增加7天。
乌海地处三大沙漠沙地交汇处,1976年建市初期,森林面积只有533.3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0.38%。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乌海陆续启动实施了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海勃湾区东山、乌达区西山、海南区环城绿化、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西岸防护林等一大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截至目前,乌海“三北”工程林草荒一体化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已基本完工。
“今年,乌海结合地区实际,通过人工造灌木林、人工种草和工程固沙等措施,系统开展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非沙化土地生态修复,力争年内完成规划期内全部建设任务3.88万亩。目前,已完成保护修复治理任务2.99万亩,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4.3%。”乌海市自然资源局治沙造林和种苗管理科科长白玮杰说。
目前,乌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平方米,先后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行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