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产业园乌海市绿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农药中间体及原药生产暨焦化脱硫废液集中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在各作业区紧张有序作业,工人们进行着设备调试等工作。
乌海市绿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农药中间体及原药生产暨焦化脱硫废液集中资源化利用项目,计划投资约8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投资约3亿元,主要建设年处理13.2万吨焦化脱硫废液及年产1.5万吨硫氰酸钠生产线;项目二期计划投资约5亿元,将围绕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布局农药中间体及原药合成产业。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6亿元,利税约1.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
乌海市绿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陈荣魁说:“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约2亿元,整体工程已完工,设备的单机运行及联动试车已完成,正在进行车间及厂区的可视化布局,预计8月底进行试生产。”
乌海市绿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蕾介绍说,项目落地乌海以来,海南产业园和有关部门为公司提供了“保姆式”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切实让公司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和真挚的热情,坚定了公司在乌海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脱硫废液是全世界公认的焦化行业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高盐废水,能否有效处理关乎焦化企业生存及多行业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焦化产业核心技术难题之一。目前,脱硫废液处理方法主要有高温裂解法、昆帕库斯法、希罗哈克斯法、提盐法等。高温裂解法(拌煤焚烧)因其前期投入相对较低、工艺处理相对简单等优势被国内多数钢厂和焦化厂采用,但该方法会增加煤的含硫量,加大脱硫反应的负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硫废液污染的问题。
乌海市绿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提盐法处理脱硫废液,依托脱硫废液专利提盐技术,经过催化氧化、浓缩分离、结晶提纯、转钠浓缩、钠结晶离心等工艺流程最终得到硫酸铵、硫氰酸钠和氨水等产品。硫氰酸铵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印染、电镀等领域,可用于贵金属浮选、聚丙烯腈抽丝、橡胶处理等,市场前景很好;硫酸铵则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和化肥;氨水可用于制造各种铵盐、胺化剂、催化剂以及化肥等。该技术或将为焦化行业脱硫废液治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也将助推我市焦化产业迭代升级。
吴蕾说:“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后,每日可处理焦化脱硫废液400吨,主要为海南、乌达、海勃湾产业园的焦化企业提供脱硫废液的处置服务,最终得到的产品品级可达到工业级优等品,蒸发水经过水处理后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真正做到了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下一步,公司将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深耕危废处置产业链,助力乌海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