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近年来,海勃湾区滨河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勇于探索社会治理创新之路,在居民物质生活需求普遍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目标,以“党建引领、居民参与、街校联动、温暖邻里”为路径,以打造“睦邻文化”为切入点,全方位打造“睦邻党建”,实现了社区空间微更新、社区关系微促进、社区文化再塑造。
锻造一个核心,构建睦邻党建“共同体”。滨河街道党工委厚植“睦邻文化”,将睦邻文化的种子“种”进千家万户。通过睦邻集市、睦邻文化、睦邻议事、睦邻百家宴、“睦邻百姓说”宣讲团,形成“睦邻党建”品牌矩阵,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滨河街道党工委联合所辖各社区开展“睦邻百家宴·文化盛宴”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滨河街道“惠民账”“暖心账”“成果账”,传递党的声音,推进党群连心。今年3月以来,滨河街道共开展大型文化活动3次,参加群众500余人次。
建强三支队伍,激发睦邻服务“动力源”。滨河街道党工委组织各社区党委加强与“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单位的沟通联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连心桥”App,组织“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单位在职党员结合自身实际,集中认领“微心愿”,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微心愿”。滨河街道及各社区工作人员每日到辖区“走走”,和群众“唠唠”,实时采集、动态更新居民家庭、商铺摊位、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等信息,及时登记掌握社情民意。吸纳辖区无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居民代表、文化能人等,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法律志愿服务队、扶贫帮困志愿服务队、科学普及志愿服务队等23个志愿服务队,5000余名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长达300小时,有效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内部循环”。
推行三项清单,画好睦邻惠民“同心圆”。滨河街道党工委通过协商议事会、12345平台反馈、网格员日常走访等,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了解群众需求。街道分类整理收集到的“微心愿”和建议,建立“滨河街道党工委‘微心愿’清单”,涵盖困难帮扶、帮办代办、环境卫生、居民安居、文化活动需求等多个领域。常态开展党群家访,倾听民情民意,梳理出为民服务“三问清单”,以民需为导向,开展为民、惠民、便民、助民“四民工程”,形成了问题反映、意见受理、处理结果回头看的闭环工作流程。开展城市社区“一区一品”创建活动,深耕“睦邻党建”品牌,以“红号角”“红纽扣”“红马扎”“红锄头”为社区党建特色品牌,充分发扬党组织优势,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机制和新载体,形成党建品牌清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区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微载体,打造睦邻治理“核心极”。滨河街道党工委把红色党建微阵地引入小区,将核酸小屋改造成“暖心驿站”,由网格员和党员驻点服务,一方面提供便民服务,将服务窗口搬到居民家门口,一方面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了解风险隐患,定期收集困难群众“微心愿”,通过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包联单位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认领“微心愿”,为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各社区网格员通过大力开展创建网格微信群工作,实现利用网格微信群服务百姓“零距离”,有效打通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微米”,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