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的要求,聚焦货车司机党建问题短板,通过“四抓四促”工作机制破题起势,畅通道路货运“红色动脉”,以党建引领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分类施策 抓覆盖促安家
破解党员流动流失难题
围绕党组织“怎么建”,如何“不漏一企一人”,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根据货车运行线路,建立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3个,45名党员货车司机“入列归队”。充分利用“乌海一路通”微信群,通过微信群方式宣传“归队码”,帮促党员货车司机“亮身份”“找组织”。此外,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从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中挑选骨干党员担任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选派政治素质过硬、懂业务懂党建的10名党建指导员蹲点督导,加强党建力量培育。目前,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收到入党申请书260份,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6名。常态化开展“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慰问活动,惠及近万名货车司机。
搭建平台 抓载体促安身
破解司机停车休息难题
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牵头打造“司机之家”“暖心驿站”,构建以6个“司机之家”+N个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覆盖重点高速公路、国省干道、超限检测站的货车司机党群服务阵地“矩阵图”,通过党建和工会经费补贴等方式确保阵地常态化运营,基本实现主要货运通道和货运枢纽“暖心驿站”全覆盖,累计为货车司机提供党群服务、休息、信息查询等综合服务1.5万余人次,货车司机“停车难 住宿难 吃饭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建立“海勃湾区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暖心驿站”服务阵地体系,确保每名党员货车司机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利用远教平台资源优势,推动远程教育站点日常学用与货车司机群体“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有机融合,探索形成“组织围着党员转、学习跟着网络走、服务跟着车轮转”的党建工作格局。
多策并举 抓诉求促安业
破解司机求助无门难题
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持续推动“货车司机—党员司机—流动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表达直通车机制走深走实,建立诉求收集、台账建立、即时转办、结果反馈、跟踪回访的5步工作法,明确政策咨询1周答、意见建议1旬办、投诉举报1月结,以“发点球”的方式解决货车司机子女入学、通行受阻等难题200余件。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发挥诉求办理“首站”作用,先后帮助支部党员解决诉求16个,提供货源信息300余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在“司机之家”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畅通12328运输电话诉求反映渠道等方式,帮助货车司机纾困解难,通过12328平台收集意见诉求32件,及时协调解决28件,解决货款清欠等困难诉求15件。成立“红色交小通”志愿者服务队3个,设立司乘人员暖心服务点3个,通过12345、市交通运输局官网等渠道广泛收集货车司机诉求,建立办理台账,办结货车司机在证照办理、交通出行等方面的诉求、咨询39件,用温情服务让货车司机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提高货车司机群体获得感、融入感、安全感。
多方纾困 抓责任促安心
破解司机权益保障难题
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聚焦广大货车司机反映的证照办理不便捷、互联网平台诱导压价等烦心事,货车司机城市通行难、社会保障不完善、车辆报废政策不合理等操心事,以及路面执法不规范、投诉举报渠道不顺畅等揪心事,充分发挥市货车司机群体权益保障专班作用,推动18家成员部门联合工作机制走深走实,及时梳理解决货车司机反映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形成诉求收集、分类、处理、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联合开展依法查处损害货车司机合法权益行为活动2次。积极探索“远教+”模式,按照“以学为主、以用为本”的要求,邀请专班部门业务骨干就道路政策、保险理赔、交通法规等方面为货车司机群体开展远程宣教4次,进一步打造宣传教育服务货车司机群体“最后一公里”的“大众课堂”,不断为货车司机的精神文化“加钙补锌”。
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破解道路货运行业深层次、根源性问题,不断创新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努力打造更多实践成果,走出一条交通运输行业党建新路径。
(记者郭威 编辑曹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