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碑刻出自名家之手。
▲翰墨阁。
◀塔顶为毛笔笔尖造型。
书法元素随处可见。
书法人物雕像生动传神。
百米书法长卷。
■我们城市的文化范儿⑤
本报记者 赵荣 文/图
早晨,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参观大家作品,到书法广场一览我国书法名家与其典故;下午,进青山翰墨园,感受仿古建筑翰墨阁与人工湖相映成趣,领略碑帖林立的书法之美;傍晚,漫步黄河岸边,饱览黄河落日的壮美景色和百米书法长卷……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生活中的书法印迹,感受中国书法之城——乌海的墨韵流香。
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广场前,我们可以看到周围的景观、雕塑全部融入了书法的元素。人们未进馆内便已置身浓浓的书法氛围中。拾级而上,出自我国著名书法家沈鹏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9个大字熠熠生辉。整座书法馆有4层、38个展厅,可同时展出6000余幅作品。人们不但能欣赏楷、行、草、隶、篆等各种书法体,更能从众多“名家”“名篇”中感受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品味中华书法艺术的灿烂辉煌。
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西侧,有一座以书法为主题的广场。广场内有代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四组阙,古朴精美、庄重威仪。在广场四周,有敦煌经卷、殷墟甲骨、居延汉简和明清档案四组景观墙。在广场北侧,伫立着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曲水流觞”组雕人物像。雕像生动传神,细细品味,古代书法家“羽觞随波泛”的洒脱和不羁仿佛呈现眼前。《兰亭集序》的雅人深致、抑扬之趣值得玩味。南侧,唐宋大家、明清才子人物雕像和书画名作雕刻扇形排布,篆隶草行楷,诗词歌画赋,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可见一斑。“这里,人物雕像精致、情景还原逼真。”市书协名誉主席宋永江说,王羲之雕像后便是《兰亭集序》,围绕二者的则是一个“曲水流觞”的景色,而这将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的历史场景还原,让人仿佛置身在“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场景中。
沿着黄河岸边一路向北,景色美不胜收,书法灯柱、雕刻、小品、奇石等随处可见。最令人赞叹的是,书法长廊中几十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雕刻于百米长的石壁之上,或浑厚圆润,或轻灵飘逸,或起伏跌宕……不失为一道奇美壮观之景。据了解,百米书法长卷的前半部分是2010年我市在举办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时,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所书,后面的《乌海赋》则由尹君所作,王厚孝所写。“尹君的《乌海赋》围绕我市的山山水水、历史特色所作,十分贴切,读起来亲切又朗朗上口。”宋永江说。
进入海勃湾区狮城东街,以书法为主题的公园——青山翰墨园内红塔高耸、绿树成荫、湖水相连,书法景观、书法小品随处可见。标志性建筑翰墨阁仿明清北派建筑,为八面五层、重檐攒尖形,楼高33.08米,宝顶高3米,外围有游廊、墨印、假山等。公园大门口正对一块大石上雕刻着“青山翰墨园”五个大字,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自治区书协原主席康庄书写。入口两侧的八根花岗岩立柱分别是桌子山岩画拓片和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书法名家的作品。
书法建筑彰显城市品位,书法雕刻、书法楹联、书法匾额装点城市公园。当你行走在街路、流连于公园、休憩在广场时,总能不经意间发现这些赏心悦目的书法佳作。
市人民公园西湖附近,绿地中一块写着“人民公园”的景观石是我市书法家周天甫所写;不远处的景观长廊的楹联为尹君所题、雷平所写;“玉带桥”、景观亭的楹联均出自我市书法家之手。而法治公园主入口广场上总长105.6米、高2.6米的两处浮雕景墙,是我市书法家用真草隶篆书写的法律格言警句和反腐倡廉内容,由于是名人名言,未署书家名字。在海南区运动公园里,“北方海南”“清气若兰”“妙造自然”“以德修身”……大小园路、出入口等处的绿地中,点缀着铿锵有力、古色古香的书法景观石。市民有的驻足欣赏,有的指着相熟的书法家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老石旦的”。
“优美的诗作、配以书法家的妙笔,是提高公园档次的不二之选。”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东海告诉记者,书法元素不仅仅体现在我市黄河沿岸滨河区域,中心将持续邀请我市书法家书写,把作品制作成木质楹联、匾额、石头景观,将安装摆放在市人民公园、植物园、法治公园、青山翰墨园以及劳动公园等8个口袋公园。
除此之外,学校、文体场馆、宾馆、酒店、饭馆等,甚至于群众都十分喜爱书法,家家户户都以悬挂名家墨宝、书法作品为荣。
“中国书法城乌海”这一书法景观石是由张海所书,“中国赏石城”为周天甫所写,“乌海日报”几个大字出自欧阳中石之手,“海勃湾毽球馆”是康庄所写,“市人民广场”为李贺年所书,市运动公园北门“运动公园”几个字为朱毓义所写、南门为我市书法爱好者吴志清所书,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学府街入口处的“桃李园”、海勃湾中医医院“百草园”的题字出自宋永江之手……
水墨为魂,工笔描绘,书法文化不仅浸润着乌海人的身心,书法元素体更现在乌海城建的方方面面,深深融入城市的骨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