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未退,秋已来临。作为四季中最绚烂多彩的一个季节,秋季一向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在许多作家笔下,秋天有着最美丽的色彩,碧云天、黄叶地,自然界日渐丰富的色调被作家用文字铺陈在读者面前,犹如一幅幅美妙的画卷。
秋天也是最容易让人沉思的季节。万物由热烈至静美,总是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怀,这些独属于秋天的气质落在作家笔下,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描写“秋”的书有很多,适合初秋来读的书籍也有很多,哪些书适合我们体验不同的秋日风情?哪些书又能给我们启发和教育?听读书达人为您推荐。
荐书一:《故都的秋》
读书达人吴雪推荐的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为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的文字风格一向是伤感的。在很多作品中,他从不加掩饰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以自己的身世与感受,去集中表现在旧社会的压迫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
吴雪推荐的这本《故都的秋》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虽然采用了郁达夫同名散文《故都的秋》作为书名,但书中其实还包含了《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饮食男女在福州》《北平的四季》等许多郁达夫先生创作的散文名篇。书并不厚,首篇《故都的秋》尤其短,只有一千多字,但作者却用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平秋天的景色,许多经典句子至今读来仍令人回味无穷。
吴雪很喜欢郁达夫笔下关于北国秋天的描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开篇就给北国之秋奠定了悲凉的基调,但纵然悲凉,作者却这样表达对它的不舍:“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自古逢秋悲寂寥,写悲秋的人很多,但郁达夫的秋独有韵味,那种悲凉的美感,跟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也跟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关。”吴雪说,“读了这篇散文,我对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乃至同时期其他作者的作品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写的是秋,但也是1934年的山河凋零。”
荐书二:《秋风平地起》
读书达人李宇哲推荐的书名为《秋风平地起》。这是法国插画大师让·雅克·桑贝的作品。李宇哲说,书中的每一幅画、每一段文字,都像是秋日的微风轻拂过内心的角落,给他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
“桑贝用他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了120个生活场景,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出小小的人生悲喜剧。在这些画面中,我们能看到普通人的日常:那些小尴尬、小虚伪、小虚荣和小荒谬,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却被桑贝用幽默和哲思的笔触捕捉并呈现出来。”李宇哲说,“阅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更有一种深层次的温暖和对人性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简单的同情或批判,而是一种更为宽广的包容和接纳。”
让·雅克·桑贝是法国国宝级插画大师,长期为《纽约客》杂志供稿。李宇哲觉得,这本书除了值得看,也很值得收藏。“尤其适合在初秋微凉的清晨翻阅一番。”他说。
荐书三:《秋天的劳伦斯》读书达人张雨婷推荐的是一本可供亲子共读的绘本,名为《秋天的劳伦斯》。张雨婷介绍,这套绘本极为精美,以小狐狸劳伦斯为主角,带着孩子一起寻找秋天。
故事一开始,小狐狸的老师就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把你收藏的东西带到课堂上展示。小猪、小猫、鸭子都有自己的收藏品,可是,小狐狸没有,于是难过得哭了。看到劳伦斯这么伤心,狐狸爸爸决定带孩子去森林里寻找“最好的”收藏品。
“陪孩子看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最吸引我的是插画的质量。画面色泽丰富且过渡自然,秋日的阳光洒在树叶间,页面都显得温暖而明亮。小朋友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可能不太明白我们用美好文字形容出的秋天应该是什么样的,但看这样的画面,他们就很容易理解,理解秋天就是这样一个金黄的、明亮的季节。”张雨婷说。
在张雨婷看来,故事的内核也挺适合孩子启蒙的。“小狐狸在森林中寻找收藏品,它获得的每一份礼物,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这对于孩子理解自然、爱护自然、敬畏自然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她说。
“等伏天过去,我也要学狐狸爸爸带着孩子到公园中去寻找秋天,看看小朋友们能从大自然中获得什么样的收藏品。”张雨婷笑着说。
荐书四:《一片叶子落下来》
小学教师林静推荐的书名为《一片叶子落下来》,她说,这也是一本适合家长带领孩子亲子共读的童话作品。
林静介绍,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童话,作者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文字简单亲切,寓意深长,画面清新简洁,非常适合用来作为生命教育的教材。
林静介绍,《一片叶子落下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2009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译者为任溶溶。“巴斯卡利亚博士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曾任教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特殊教育系。他的写作生涯中,有5本书同时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其著作被译为17种语言,发行量超过1800万册。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其中《一片叶子落下来》是其留下的唯一一部绘本作品。”她说。
“这本童书以一片叫弗雷迪的叶子为主角,通过它与伙伴们经历四季的变化,来隐喻人的一生。从春天的生机勃勃到冬天的落叶归根,弗雷迪经历了成长、美丽、衰老和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渐理解到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生存,更在于体验生活中的美好、给他人带来快乐,并接受死亡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林静说,“秋天本来就是一个适合沉思的季节,孩子们也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多一些思考,比如试着去理解生命的循环和价值,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改变,以及如何才能以积极和有意义的方式去生活。总而言之,生命教育在读这本书时得到了具象化的呈现,我觉得它很适合青少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