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之变:过去的风 现今的绿

十几年前,家乡的风沙常常昏天黑地袭来,是我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过往。


童年时,家乡乌海似乎只有沙枣树、槐树这两种树。稚嫩的我仰着头问奶奶缘由,奶奶说:“咱们这里风沙大、干旱少雨,别的树是不容易活的,只有这耐旱的沙枣树和槐树好存活。”是的,茫茫沙窝里总有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总能看到一棵棵槐树的身影。在风沙中,沙枣树和槐树在乌海安了家、落了根。枣花香、槐花浓,给黄沙味的空气中增添了一丝甜甜的幸福味道。记得,奶奶总会将盛开的槐花摘下,淘洗好几遍,拌上白面,放在蒸笼上蒸十几分钟,一道蒸槐花便可上桌,鲜嫩清甜、软软糯糯。若是再配上自制的料汁,更是让人赞不绝口。这是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也是勤劳质朴的乌海人就地取材的巧手制作,显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成年以后,经历过一次沙尘暴,至今印象深刻。记得,那是我被公司录取准备上岗前的一个月,单位临时借调我到部门整理资料。下午正要出门,忽然黄沙漫天,天暗了下来,混沌一片。我骑着自行车,沙子打在脸上生疼。我吃力地来到单位,领导看到满脸沙尘、头发凌乱的我,着实吃了一惊,“这天气,以为你不会来”。我笑了笑,稍作整理后便开始工作。当然,在大风天工作的还有许多人,我就曾目睹一个女人在风中卖苹果。也许是风沙造就了乌海人骨子里的无畏,不惧困难、一路前行。



乌海人不仅坦然面对风沙,还前赴后继地众手播绿,让绿色在城市四下蔓延。乌海城区街路两侧的行道树多了,绿化带多了,曾经不适合生长的树木都争相在这里生根发芽。海勃湾东山坡长出了植被,乌达西山头草木日渐繁盛,海南的生态园郁郁葱葱。黄河两岸,绿色像带子飘向远方。乌海的环境改善了,风沙也少了。


近年来,城市绿化中,又增加了许多花卉品种,有野玫瑰、非洲菊、半日花、海棠等。而在众多花中,我最喜丁香。从暮春到初夏时节,许多花相继盛开,唯独丁香花最早带来夏的韵味。五月,丁香花开的季节,整个城市里弥漫着丁香那淡淡的香气。我轻轻地抚摸着花瓣,整个心陶醉在这淡淡的花香中。丁香不像牡丹雍容华贵,不像玉兰亭亭玉立,不像迎春灿烂夺目,但她独有的清幽,却让人爱不释手。一团团淡紫的绒球欢快地聚拢在一起。风来了,树轻轻摇动着枝条,似乎要从那微小的花蕊中摇下带着香味的小包,向阳光炫耀。在这清幽高洁的氛围烘托下,我不禁哼唱起了那首《丁香花》的曲调,畅想着一份纯粹的爱情。乌海人是懂浪漫的,在清风中,在花香里,品尝着生活的恬淡。



50多年来,在几代乌海人的努力拼搏下,乌海——这座被沙漠围绕的城市,于2013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过去的乌海,“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如今的乌海,风和日丽,抬头是目酣神醉的“天空蓝”,四顾是沁人心脾的“生态绿”,到处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在林林总总的公园里,人们漫步、赏花、健身,尽情享受着惬意的时光。环境的改善给乌海人提了气、添了神,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深植人心。


乌海藏山水,绿洲迎天下。一草一木皆风景,清风艳阳亦娱情。徐徐清风越过重重山岗,吹向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