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而不息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件大事 ——二论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精神

■实干2024系列报道⑨

本报评论员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全市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打出了推动营商环境向更高水平跃升的组合拳。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件大事,以打造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现代化乌海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要推动政务服务更高效。政务服务能力强不强、效率高不高,直接影响经营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要持续强化“用户思维”、更加注重“换位思考”,围绕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症下药,确保真正发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真正推动发展。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行“智能+极简”服务,真正以程序的精准、流程的缩短、办事的方便,让企业和群众真心实意点赞,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要聚焦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全力抓好中央、自治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消化、深化和转化,精准推出及时管用的惠企政策,推动政策直通直达、企业直感直享。要大力倡导“店小二”精神,畅通服务企业“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要推动要素保障更有力。要素保障是优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离不开完备的基础配套服务。要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全力推进高铁通道、高速路网、机场航线、铁路专用线等建设,让人流物流高效运转起来,畅通“内循环”,打通“大通道”。要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加强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盘活闲置低效资源,加快推进“腾笼换鸟”,切实增强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招商引资吸引力,让企业“拎包入驻”、轻装上阵。要常态化开展务实、精准、高效的多层次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及时响应企业的融资需求,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要推动市场环境更公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促进企业主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市场机制能决定的归市场,需要政府协调服务的归政府,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的“隐性”壁垒,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平等进入、公平竞争。要深入推进法治乌海建设,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决策行为、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推进高效率办理涉企诉讼,提供高品质法律服务,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环境,让各类经营主体吃下“定心丸”、大胆谋发展。要探索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强化信用监管,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要持续完善准入准营规则和市场退出机制,为经营主体办理业务提供更多便利。

新起点,新开局,新作为。当前是推动乌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时机。我们要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攻坚突破,对标先进、补短提质,自我加压、追赶超越,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乌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