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招商引资新成效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论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精神

■实干2024系列报道⑧

本报评论员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月23日,全市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召开。立导向、划重点、鼓干劲、提信心,“新春第一会”吹响了乌海新一轮大抓发展、大抓项目、大抓环境的冲锋号,激荡起龙年开局大干快上、跨越赶超的滚滚热潮。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乌海转型发展、蓄势蝶变的攻坚之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乌海场景成型实现,要用好招商引资关键一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全市上下要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第一要事”来抓,以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招商规模、质量“双跃升”,以招商引资新成效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要在“精准”上求突破。围绕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加快数字化赋能,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建设,尤其是聚焦煤基、硅基新材料等在全国具有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着力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优势项目和上中下游配套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群成势。瞄准有合作意向、有投资实力、有科研能力的企业,有针对性策划包装项目,把产业、区位、要素、资源等各方面优势讲清楚,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紧盯重点区域,通过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实现招商引资新提升。      要在“兼顾”上做文章。既要大力引进域外企业,也要注重培育本土企业,做到民企与国企待遇平等、本土企业与区外企业一视同仁,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等方面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大力营造民营企业愿投敢投的氛围。对在建项目要持续跟进、热情不减,对待批项目要快审、快批,全周期、全方位搞好服务保障,最大限度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要在“落地”上见实效。资金到位、项目落地是检验招商引资成效的试金石。要持续强化以招商引资看实绩、比高下、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加强专职化、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园区、企业和商会作用,让企业和政府部门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力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要坚定不移抓项目、稳投资,牢固树立机遇意识、争抢意识,强化项目储备,加快建设进度,用好“争先进位、赛马比拼”机制,发挥好领导包联和助企解难服务小分队等各方面作用,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为实现开门红、全年稳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秉承开放理念,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务实合作,全方位抓好人才引育,加快推动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市场化运行,不断健全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拿出超常规举措,该下血本的地方下血本,实打实推进科技“突围”工程落地见效。

战鼓催征马蹄疾,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拿出“拼”的精神、“抢”的攻势、“干”的劲头,开局就奔跑,起跑就冲刺,以招商引资的新突破、新成效,拼出经济发展新气象、城市发展新未来,不断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努力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多作贡献。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