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村:“党建红”点亮产业强村振兴梦

又是一年春耕时。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依托“契约党建”品牌项目为产业发展播下希望的“春种”,让乡村振兴“成效指数”变成群众稳稳的“幸福指数”。

3月29日,拉僧庙镇党委在曙光村举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暨第四届“契约共建”签约仪式,37家契约共建单位为曙光村居民送来了“春种”经费,还带来了“秋收”订单。

“签完订单,心里就有底儿了。契约共建单位不仅提前给我们提供了买种子的费用,还解决了销售问题。目前已签约2万多个的订单,陆续还在签约中,我信心十足。”看着手里一个个订单,曙光村居民徐凤义笑得合不拢嘴。

拉僧庙镇党委在第四届“契约共建”活动中,整合全镇范围内党建、乡村振兴和文旅资源,着重推出契约党建第四个项目——“麦田计划”,为37家契约单位规划了劳动体验、生态采摘、休闲观光三条体验路线,全面展现黄河西行客栈、曙光村高效农业示范园、二道坎烽火台等丰富旅游资源,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实现“双向奔赴”。

“今年是拉僧庙收费所党支部与曙光村契约共建的第五年,通过参加契约共建活动,双方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组织建设、交流合作、经济帮扶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共同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分公司拉僧庙收费所所长康红说。

近年来,拉僧庙镇党委推出“契约共建”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方式,聚焦生态农业与特色旅游融合,开展村村联建,加快融合曙光村和赛汗乌素村文旅资源,引导各村党组织优势互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依托“党建契约”模式,从2021年开始,曙光村将助农增收纳入“契约党建”内容,深挖黄河入蒙第一站、葡萄之乡等历史人文资源和乡村资源优势,立足本地实际,为共建单位提供田间“党课”、共享菜园等活动载体,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打造出“曙光葡萄”“雀儿沟小米”“曙光玉米”等特色农产品,并借助“线上云平台、线下推介会”平台,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打响土特产“金字招牌”。 2023年,曙光村凭借“契约党建”带动种植户增收18万元,销售农产品总额达53万元。全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70万元。

海南区拉僧庙镇党委书记杨跃龙表示,今年,拉僧庙镇党委继续积极推进“契约党建”增值项目“麦田计划”,深度挖掘曙光村乡村资源和优势,推动文旅研学与党员教育同频共振,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特色文创产品,种植优质农产品,为农区居民谋求绿色发展新出路,以点成线、以线带面带动文旅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