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管家”

“路灯亮起来了,晚上回家再也不用摸黑了,我们这心里也亮堂了。”7月25日,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小区的居民们看着小区里亮起的路灯,纷纷竖起大拇指。

一个月前,小区内还存在路灯部分线路老化、灯罩老旧、灯泡灯柱损坏,夜间照明效果较差等问题。小区居民说,变化源于“小院管家”。

“反映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不少居民在惊叹之余,纷纷为“小院管家”的速度点赞。

今年6月,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党委以“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社会责任感强”的标准,组织动员辖区有能力、热心肠的16名居民组建“小院管家”志愿服务队,助力社区探索实施多视角下的“物社联动”融合治理模式,鼓励大家把志愿服务中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念转化成实际行动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

“我们按照‘小院管家’管到邻、管到户的方式,确保每户居民的意见都能被收集,争取让居民反映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在一线得到解决,难解决的问题也能及时上报,调动资源来解决。”永昌佳苑社区党委书记王雁鹤说。

16名“小院管家”被推选出来后,小区居民有了“知心人”。哪家房屋漏水了,哪家的老人需要照顾,由“小院管家”召集力量上门提供帮助,而在涉及小区居民集体利益的问题上,“小院管家”通过入户收集居民意见,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共商解决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一共16名‘小院管家’,分布在辖区5个小区,大家配合社区工作,为社区、物业公司、居民之家搭好桥梁,发现问题会及时向社区汇报,及时解决。”“小院管家”张秀风说。

“小区南边树木都绿绿的,小区北面地势高的地方总浇不上水,树都快‘渴’死了!”“我那天发现小区物业打扫卫生的,只打扫一楼二楼的楼道,再不往上走了,这怎么行?”8月2日,在永昌佳苑一区凉亭内,5名“小院管家”、社区工作人员与小区居民围绕小区公共服务话题展开讨论,共商共议,群策群力。

个人的问题上门解决、关系集体的问题集中解决,困难的问题上报解决……“小院管家”志愿服务队成立后,永昌佳苑社区所辖小区的变化让大家看在眼里,念在心里。

“小院管家”“上岗”以来,永昌佳苑社区所辖小区停车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小区矛盾减少,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一点点的变化,居民们都看在眼里,心中更是揣着一本明白账。

“以前没有业委会,物业监管、社区治理参与感很低。现在有了‘小院管家’,确实是大不一样,主人翁的感觉更强了!”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小院管家”志愿服务队成立后,居民代表参与社区共商共议共决,小区自治共治的新格局让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了。

“永昌佳苑社区党委将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加强组织动员,创新社会动员的优势,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居民群众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王雁鹤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