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维娜
春风三月,爱暖乌海,一场场从上到下、从老到幼、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永不停歇的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学雷锋活动接力在乌海大地火热进行,“志愿红”成为我市最温暖的底色。
3月1日,海南区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村委会前小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海南区“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2024年“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集市启动仪式热热闹闹开场了。文艺演出、科普宣传、政策宣传、健康知识、安全知识、测量血压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许多居民群众。
活动现场,海南区文明办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1+6项”要求遴选优秀文艺志愿者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开展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强基工程”节目展演和多项惠民服务,现场带来乐器演奏、歌曲、舞蹈等“接地气”的文艺节目,让农区居民享受精彩的文化盛宴。
同时,25支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各自优势“摆摊设点”,以“传文明·送科技”“传递文明·呵护生命”等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向农区居民提供农技知识咨询、科普宣传、医疗义诊、家电维修、爱心义剪等全方位服务。“我年纪大了,腿脚又不太方便,今天这个活动搞得非常好,能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各项惠民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党浓浓的关怀。”农区居民贺美平说。
近年来,海南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及“三下乡”活动异彩纷呈,已然成为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共享的“民心工程”。“下一步,海南区文明办将继续探索文明实践‘1+6项’活动安排与‘三下乡’的相互融合,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乡村覆盖,文明实践与‘三下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激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力。”海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芳说。
3月3日,由乌达区委宣传部、乌达区文明办、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在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正式启动。
活动以“文明实践我行动”为主题,组织发动乌达区各部门、各单位、各社会组织以及志愿服务队伍,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具有自身工作特色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对乌达区2023年度岗位学雷锋系列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为团结路小学授予雷锋学校牌匾,并开展区级文明团结超市积分兑换活动。“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岗位学雷锋标兵’这个荣誉称号。学习雷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习惯。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始终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乌达区“岗位学雷锋标兵”李海宝说。
在启动仪式分会场,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1+6项”要求,各志愿服务队伍围绕“传文明·送科技”“传递文明·呵护生命”“文明实践·助学育人”等主题,开展爱心义诊、政策咨询、扶贫帮困、科学普及等活动,也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加有“力度”、有“温度”、有“热度”。现场,乌达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之光”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积极为居民讲解健康知识、普及惠民政策。“在活动中,我们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为居民解决了许多政策方面的疑惑。下一步,乌达区科协将继续以‘学雷锋’志愿活动为契机,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顺应时代发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为乌达区营造良好科普氛围贡献科协力量。”乌达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芦楠说。
“赓续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继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争做追梦人,在志愿服务的行动中奏响‘雷锋之歌’,为谱写乌达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出一份力量。”乌达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红梅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