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勃湾区滨河街道,学雷锋的热潮扑面而来。在这里,“睦邻百姓宣讲团”成员用质朴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雷锋故事;“睦邻陪伴”志愿者定期走访孤寡老人,仔细检查家中用电、用水、用气安全;“幸福来敲门”志愿者关注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滨河辖区内众多像雷锋一样的热心居民,正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满世水云轩小区的在职党员柳晓娟,得知独居老人王秀娟生活不便后,主动联系湖东社区,详细了解老人需求,开启一对一“睦邻陪伴”。她感慨:“如今很多独居老人生活富足,就是缺少陪伴。平日里,我们陪老人聊聊天、打扫打扫房间,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情感慰藉。”和柳晓娟一样,查娜等志愿者也用行动让40余位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图为:在职党员柳晓娟了解独居老人近期的身体生活状况。
在澳林花园小区,居民梁岐的默默付出给小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小区多年无物业期间,他自掏腰包购置疏通工具,一年里疏通下水井达20余次,解决了居民生活的燃眉之急。为了让小区管理更加规范,他不辞辛劳,挨家挨户走访,广泛收集居民意见,还积极联系3家优质物业公司,反复洽谈合作细节、认真斟酌合同条款,最终成功促成物业入驻。
正是因为像雷锋一样热心肠的居民不断涌现,曾经的“烂尾楼”摇身一变,成了“幸福居”。漫步在小区,居民们悠然自得,或是悠闲散步,或是陪伴孩子嬉戏,或是锻炼身体,邻里间亲如一家,处处彰显着和谐与美好。
图为:梁岐(右二)查看小区管道井。
白存虎是中河源社区的“义务维修工”,更是乡村发展的“助推者”。扬水站一头连着粮食收成,一头连着社区农户。一次,泵站设备突发故障时,他带领10余名志愿者,顶着近40度的高温,连续抢修12小时,让设备恢复运转。在日常生活中,他时刻留意各类安全隐患,过去一年间,他主动修复了30处松动井盖,发现并维修破损管道累计达50余次。
荧荧微光,亦能照亮旷野。如今的滨河街道,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幸福之景随处可见。今后,将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结合“五进小区”活动,推动志愿服务进小区常态化、精准化。同时,强化典型引领,发挥榜样作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引导鼓励更多的退休党员、热心群众为社区治理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赵永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