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蓝图 逐梦振兴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综述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整体风貌,改善农区人居环境,海勃湾区千里山镇高度重视、精心谋划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工作,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脚踏实地将“一处美”向“一片美”、“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久美”的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千里山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重点推动电灌站改造、渠系维修、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绿化养护、村容村貌提升暨房屋修缮、路灯新增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促进千里山镇农业生产、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各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均已打造完毕并交付使用,居家养老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为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千里山镇制定并实施了《千里山镇2022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实施了绿化苗木补植工程,全镇绿化养护工作专业化、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持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分期分批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40座,提高了千里山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序推进农区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秸秆焚烧、烟煤散烧专项整治行动,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稳步推进,空气质量得到整体改善。


千里山镇不断提高便民服务水平,认真梳理三项清单,优化政务事项办理流程,并提供周六上午延时服务;在党群大厅设立“蒙速办·一网办”窗口标识,“指尖办”使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严格落实责任,积极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信访案件,预防各类小纠纷转变为“大事故”;“智能门牌”(乡村码)已全部安装完成,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建设美丽乡村片区    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千里山镇推进团结新村、新丰村市级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工作,以拆除部分废弃老旧建筑、清理巷道杂草垃圾的方式“去旧”,实施团结新村街巷硬化工程,以硬化路面、修补道牙、更换供水设施的方式“增新”,提升团结新村、新丰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更换千里山镇标志性建筑物大白菜雕塑,打造完成团结新村“大白菜”口袋公园,粉刷团结新村、新丰村破损外立面,并在特定路段两侧绘制剪纸宣传墙,提升乡村特色景观,彰显独特乡村魅力,为农区居民构建精神家园。


千里山镇还着力推进王元地村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一期建设主要打造网红打卡景观小品、农副产品展销门店、童趣休闲小广场,改造提升文化大院,建立矛盾调解会客室等;二期计划将“乌海第一锅”打造成特色化网红打卡“新标杆”,同时,对电线杆进行美化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增设固定集市摊位,打造商业街,带动周边农区居民增收,增设面粉加工烘焙体验区,沉浸式体验小麦面粉加工到烘焙的全过程,品尝正宗的原产地“王元地面粉”,进一步推广打响“王元地面粉”的金字招牌等。


千里山镇还配合海勃湾区农投公司实施了网纹蜜瓜种植项目,建设网纹瓜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基地、网纹蜜瓜交易平台、电商物流平台,助力巴音乌素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利用现有鲜食葡萄优势,实施云飞有机葡萄干加工中心建设项目,推动葡萄特色产业链延伸,助力团结新村集体经济增收;推动王元地村酱菜厂项目(一期)、新地村蔬菜分拣车间项目(二期)落地,计划通过订单收购周边菜农蔬菜,扩大蔬菜销售渠道;倾力打造千里山镇果蔬分拣集散基地,与城区商超开展合作,设置特色销售区,以集体经济为纽带,构建农区居民果蔬直销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发展。


按照《千里山镇美丽乡村(社区)片区建设工作方案》,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将结合实际情况稳步推进打造3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区任务,分别是以团结新村、新丰村为主体,打造葡萄和设施瓜果蔬菜优势产业示范片区;以王元地村为主体,打造一二三产融合暨沿黄文旅示范片区;以新地村、巴音乌素村为主体,打造高质量农产品和精深加工示范片区;打好特色产业、精深加工、高品质产品三张牌,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切实提升;高标准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扎实推动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合推动金伯利农场二期和5G数字农业项目建设,打造乌海精品农业典型示范;充分利用新地村蔬菜分拣车间,倾力打造千里山镇果蔬分拣集散基地,探索建立“地头联盟+保鲜库+小区商家入伙”经营模式,积极推进线上订单、线下配送的网络供销平台建设,实现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直供直销;高品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王元地民俗村改造工程(二期),全力打造“王元地村样板”,进一步打响叫亮“乡村旅游”金字招牌。同时,用好“一村一年一事”机制,新建体育活动阵地,以体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