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目标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乌海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笃定目标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乌海网信事业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综述

树立乌海正面形象,打造网上品牌主题活动;成立互联网行业协会和互联网行业党委;普法案例入选2022年全国网信系统优秀网络普法案例;智慧城市建设按下“快进键”,先后被国家列为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宽带中国试点、“互联网+政务”试点城市……一系列有力举措,一个个亮眼数据,是我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图片

思想之旗领航向,砥砺奋进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网信事业发展的时代脉搏,顺应数字信息时代浪潮时势,抢抓网信事业发展机遇,积极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要求,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网络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和有力信息化支撑。

01

强化引领 党对网信工作领导更加有力

图片

“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市委、市政府坚持党管互联网,积极改革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市、区两级网信工作体系,聚合政府职能部门、网络社会组织、互联网企业、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力量,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合、企业履职、社会监督、网民参与的网信工作格局,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图片

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始终扛牢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按照“线下管什么,线上就要管什么”原则,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确保守网有责、守网负责、守网尽责。

大力实施人才工程。把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作为重要标准,打造“五型”网信干部队伍。制定《关于加强乌海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2023年首次开展网信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和队伍保障。

图片

推动党的建设向互联网企业延伸。成立互联网行业党委,深入实施“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行业党建“两个覆盖”。严把党员发展程序,开展“红色孵化”活动,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互联网发展管理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党在网信领域的领导力、凝聚力。

02

凝心聚力 网络主流声音更加响亮

图片

“高质量发展看乌海”网络名人行网络主题活动频频出彩出圈,在网上掀起了一轮轮舆论热潮;“#沙海新城 悦见乌海#”“#高质量发展看乌海#”原创话题持续本地霸屏,阅读量累计达5000余万次,一批“乌海爆款”火热出圈,让广大网友对大漠湖城心驰神往;5年来共打造“#这里是乌海#”“#来沙漠看海#”等千万级话题10个、百万级话题20个,累计传播量2.4亿次。

图片

通过互联网开展主题宣传,唱响网上主旋律,是我市开展舆论引导、做大做强网上正能量一个缩影。

我市高举旗帜,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据首屏头条,开设《人民领袖》《领航中国》等专题专栏20余个,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网上宣传。建立市、区、镇(街道)三级协同传播体系,推出全媒体、多矩阵、系列化融媒报道,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守主流舆论阵地。实施属地网络平台分级分类、精准管理,定期发布全市新媒体“周榜单”,社会反响和助推效果明显。开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推选活动,选树“乌海12345”“乌海i组工”等成绩突出的政务标杆账号。着力打造“乌海观察”“融媒评论”“红柳时评”等网络评论品牌。建立网络文明示范基地、青少年网络安全科普基地,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公益、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促进全市优质网络文明作品生产创作传播及宣传示范。

图片

创建网络文明品牌。“好网民工程”深入实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中国节、网络主题行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网络文明蔚然成风,向上向善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

夯实网络统战工作。建立“网络正能量工作室”,把网络文明建设要求融入行业管理规范,把加强双向沟通、良性互动和教育培训作为网络名人培育、引导的重要举措,推动属地网络名人培养孵化及专业素养提升,为我市“圈粉引流”,持续讲好乌海故事、传播乌海声音、助力乌海发展。

03

激浊扬清 网络空间生态更加清朗

图片

我市坚持高起点统筹谋划、高标准一体推进,将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纳入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事项,不断深化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实现网络空间由“管”向“治”转变。

图片

持续深化网络生态治理。开展“清朗”“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健全涉网管理部门联合执法机制,重拳整治“饭圈”乱象、色情低俗等网络生态突出问题,有效净化网络空间。建设乌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动员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累计受理处置各类信息3万余条。加强网络辟谣阵地建设,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集纳发布各类辟谣信息。全面推进网信普法工作,将网络法治内容纳入各级党组织和党校培训学习内容,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专题线上培训,覆盖百余个部门单位。深入社区、互联网企业、公园广场等重点场所开展普法宣传和典型案例教学,打造“网络普法”主题公交车,组织开展普法早市、网信普法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市民懂网用网、学法守法。

04

筑牢屏障 网络安全防线更加坚实

图片

我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建立了网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网络安全职能部门和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形成了机制完善、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

全覆盖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将网络安全纳入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开展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题督查考核,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全要素统筹网络安全力量资源。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统筹协调和业务协同工作机制,开展全市网络安全检查工作,全面督导三区和各部门单位自检自查,累计现场检查重点单位85家,处置高危漏洞3000余个。

全天候强化网络安全监管力度。搭建乌海市重要信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形成《乌海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资产名录》,对全市重点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风险漏洞全部整改到位。

全链条提升网络安全应急能力。率先组建网络安全技术支撑队伍,确定13家单位为支撑单位,有力提升我市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建成乌海市网络安全实训基地,连续3年举办全市网络安全应急演练,举办网络安全综合技能提升实训班1期。

图片

全方位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意识。连续8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网络安全主题展会、知识竞答、专题培训、主题日和“七进”等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品4万余份,受众达30余万人次。

05

数字赋能 产业融合发展更高质量

图片

我市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厚植数字经济发展土壤,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图片

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出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社会建设3个行动方案以及8个配套文件,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排名位于全区前列。

持续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光缆线路长度达到2.78万公里,行政村宽带通达率达100%,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5G基站1754个,实现三个城区、产业园区、镇、行政村全覆盖。

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台《乌海市工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建成智慧矿山、智能工厂、绿色工厂15个,内蒙古兴发科技有机硅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包钢集团乌海矿业公司成为全区首家深度使用“云技术”的非煤矿山生产企业。

图片

加快构建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连续2年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主题活动,开展宣讲培训、技能大赛、科普答题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200余场,直接覆盖人群30余万人次,被中央网信办等15家部门评为“2023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不断开创信息惠民新局面。建成乌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数据中心,编制《乌海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整合共享24个政务部门数据,累计汇聚数据资源312类、8.7亿条。

图片

全面支撑智慧城市新发展。建成乌海市“城市大脑”综合管理应用平台,构建多维、立体、全景的数字孪生城市,搭建城市治理、智慧医疗、政务服务等应用场景,形成“一网统管”治理体系。

全力推动智慧治理能力新提升。建成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综合平台,构建社会稳定防控、社会矛盾风险防控等9个模块,形成46个微应用,累计办理案件502.74万件,办结率99.41%,连续4年入选“法治日报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

图片

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扬帆开新篇。全市网信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网信工作五大使命任务,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肩负起使命任务,以更加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贡献网信力量!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