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圈”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① | “圈”出商贸服务新密度

自2022年8月我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超前谋划、系统推进,以“八圈共建、试点先行”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为民服务的新模式,着力为全区提供乌海样板。今年,市委、市政府将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和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用实干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即日起,乌海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一刻钟“圈”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市破解商业薄弱、区域空间不足、元素单一难题,以一系列新方法、新模式“圈”出商贸服务新密度。

海南区如意小区、神华小区周边缺乏必要商业配套。没商圈,招商难,怎么办?我市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部署乌海市海南城镇建设投融资有限公司投资打造新商圈,投入补贴资金引导超市、药店、助老餐厅等8个便民商业网点入驻。建设、招商、政务审批环环相扣,职能部门紧密衔接,以最快速度让周边约2万名居民群众在一刻钟社会生活圈内享受到便民消费服务。

图片

乌海市海南城镇建设投融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高义龙介绍,市商务局对如意小区二期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项目进行了补助,按照“两年免租、三年减半”相关政策对商户减免房租。海南区海蓝生活超市负责人贾宏鹏说:“从确定意向到办理各项手续、布置装修、最终项目启动运营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海勃湾区林荫街道下辖25个住宅小区,常住居民5万多人,老年人口比重大,且无物业小区多达8个。空间小、需求多,怎么办?我市鼓励“一点多用、一店多能”,投入扶持资金培育“孵化”同城优选一刻钟便民综合服务站项目,多个小区内占地9平方米的垃圾分类亭改造升级成2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站,以“线上+线下”模式将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社区团购、家政、维修、快递等80多种便民服务业态嵌入小站,以每个站点平均5万元的“小投资”撬动了服务群众大效能。

图片

“同城优选一刻钟便民综合服务站,作为乌海市的一个首创自创品牌,从5月到现在一共打造了51家站点,预计到明年10月,我们将在全市投放300个站点。”服务站项目负责人吕冰心介绍。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转型的实践起点,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我市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由2022年的5个增至12个,已覆盖11个街道、50个社区,44.35万人,基本实现主城区全覆盖。

围绕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我市统筹兼顾“保基本”和“提品质”,开放早市、夜市、便民市场37处,拓展生鲜店254家,布局运动健身房45个,引进首店品牌30家,商业网点数量达7623个,便民服务分布更加合理均衡。

在配齐基础保障型服务要素的基础上,我市紧跟新时代居民生活消费升级新需求,拨付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培育品质提升型和特色引导型项目,以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口,打造重点项目11个,带动社会投资1162.98万元。商贸消费提质扩容取得积极成效,城市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脚步又快又稳。

图片

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俊晶说:“今年是我市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第二年,也是扩面提质的关键之年。去年,我们坚持“八圈共建”、上下联动,聚焦居民的基本需求,着力解决业态‘有没有’的问题;今年,我们更加关注‘好不好’,开展了品质提升行动,打造更多高品质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